昆明第一高樓(昆明在建最高樓春之眼建設進度緩慢?)
昆明人關注的熱門——昆明在建最高樓春之眼
昆明市中心的老工人文化宮,昆明東風廣場,老昆明們想必是記憶猶新的,在原址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。正所謂不破不立,在原址上的春之眼將接棒傳奇,北塔407米的高度是昆明在建的最高樓,其是昆明市的新地標。然而,最近兩年很多朋友在議論:在盤龍江邊散步,在北京路上、東風東路、拓東路經過的時候,感覺春之眼項目進展緩慢,而且貌似沒有在動工,一度懷疑停工,然而,真實情況如何呢?你覺得是什麽原因呢?
綜合各種信息源淺析春之眼的工程進度
平常對於摩天大樓我就十分感興趣,尤其是去過迪拜看過哈利法塔之後,不僅僅是因為好奇心使然,其外形雄偉震撼的呈現,當然還有技術和藝術的成就斐然。這些年在當地或者新聞中對世界各地的超高層建築的觀察當中,很多超高層摩天大樓(400米以上)也都經曆了6-8年乃至更長的時光沉澱才麵世,其中也經曆了很多波折和周期性的難題解決。那麽昆明春之眼處在高原的昆明,特殊的時期,如今的表現也實屬正常。
春之眼摘得“中國鋼結構金獎工程”
經過查閱春之眼公眾號信息,其中春之眼摘得2020年“中國鋼結構金獎工程”榮譽稱號引起了我的注意。經過對比其他超高層建築的建造過程和技術,其建造並不像我們所居住的普通住宅一般,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式的材料,而是要采用更為堅固、安全的鋼結構。在高原昆明,春之眼北塔(407m),南塔(308m)的修建過程中,既要選擇高強度鋼材,還要考慮具有良好的抗震性,所以,其所需鋼結構的數量和質量以及施工複雜性都遠超我們固有的認知。
裝配式建築,減少人工更綠色
通過查閱相關資料,現如今很多大型建築,都采取裝配式的方式施工,在距離昆明較遠的工廠生產、加工,之後建成一個個模塊之後,到現場再進行定位安裝,這不僅節省了人力,同時更能保證工程的質量,據悉,今年春之眼還獲得了三星級綠色建築認證。所以,有時我們肉眼可能看到工程進度比較慢,開工人數較少是具有迷惑性的,當開始裝配之時,就會大大加大建築速度。
基礎打好,轉化才會越來越快
根據常識,地基打的牢,才能夠向上添磚加瓦,如果揠苗助長,是會出現問題的!就如同餓了吃饅頭一般,前麵吃的九個饅頭沒有吃飽,突然第十個就飽了,那不能說就隻吃第十個吧?在超高層建築來說,不僅僅是地基要打好,還有就是在低樓層建設的時候要考慮高樓層的承重、角度等等,而且一般都會先把內部的核心區等搞定,才能向外向上建設。所以,我們在外圍看到的層數緩慢上升,是一種正常現象。
特殊時期的堅守與打磨
眾所周知,2020年和今年都屬於一個特殊時期,去年因其停工停產的時間很長,而且今年又時常反複,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一些工程進度,我想趁這個時間能夠更好的打磨春之眼,把這個藝術作品更好的呈現,作為城市“名片”,我們希望的是長久、持續的,而不是曇花一現的地標。
效果圖
慢就是快!從今年開始,備受關注的春之眼建設速度加快了不少,原來在圍擋之外,僅僅隻能夠看到冰山一角,如今在春之眼的副塔,肉眼可見的鋼結構已施工完成至21層附近,已經初具規模了,每當路過的時候都忍不住看上一眼春之眼,身在昆明,我也希望其能夠快點建成。那麽那會在市中心就會形成恒隆、SKP、太古裏、春之眼,再加上順城、老街、金鷹、南強街強大的集群,就像處於北京路和東風東路交叉口的夜景一樣,特別的璀璨,想一想也會激動一番。未來可期,拭目以待!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